公公临终指墙缝,拆开找到泛黄信,全家炸开锅
腊月二十三,小年刚过。屋外北风刮得紧,窗户纸呼啦啦响。李建国把最后一口煎饼塞进嘴里,媳妇王秀英在厨房刷碗,水声哗哗的。电话就是这时候响起来的。“建国,快回来吧,”堂哥的声音又急又哑,“三叔……怕是不行了。”三叔就是李建国的父亲李文昌。胃癌晚期,拖了半年多。李建
腊月二十三,小年刚过。屋外北风刮得紧,窗户纸呼啦啦响。李建国把最后一口煎饼塞进嘴里,媳妇王秀英在厨房刷碗,水声哗哗的。电话就是这时候响起来的。“建国,快回来吧,”堂哥的声音又急又哑,“三叔……怕是不行了。”三叔就是李建国的父亲李文昌。胃癌晚期,拖了半年多。李建
2013年梅雨季节,我正在为电视台拍摄一档关于古城墙保护的专题片。连日的雨水让城墙砖缝间的苔藓格外青翠。在建国路段的城墙脚下,我偶然发现一块松动的城砖,砖缝里似乎塞着什么。出于记者的好奇心,我小心地取出那个已经发黄的油纸包,里面竟是一叠用工整小楷书写的手稿。
推开家门,熟悉的霉味扑鼻,墙角裂缝像老朋友的皱纹,诉说几十年的风霜。你有没有这样的瞬间?阳台上的夕阳,楼下大爷的唠叨,巷子里飘来的饭香,拼凑出家的模样。可突然,推土机的轰鸣打破安静,拆迁通知像快递一样送到门口。
本文以1982年与1990年修缮杨开慧故居时,于墙缝中发现的手稿为核心线索,通过梳理杨开慧在1927年至1930年间写就却未能寄出的书信日记,力图还原一位革命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情感世界与信仰抉择。这些尘封半个多世纪的文字,不仅记录了她对丈夫毛泽东刻骨铭心
等了一整天,等来了不愿相信的噩耗:演员于朦胧,确定坠楼身亡,终年37岁。